為了讓投資人更有效率規劃資金,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在今年三月,推出基金資訊觀測站,整合境內境外基金資訊,透過單一平台就能查詢,集保所更積極規劃2.0版,預計明年初推出全新功能,把抽象的數字圖像化,方便投資人查詢比較。

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副總,曹素燕:「你會看到你的投資組合,圓餅圖理面,你如果有投資股票,也有投資境內跟投信買的基金,就會呈現你的佔比。」

如果大腦就是在講述主機本身,滑鼠鍵盤則是一台電腦主機的四肢,執行所有工具的使用,而硬碟就是大腦的海馬體還有大腦皮層了,可以負責將所有資料做儲存,把記憶保留下來,當然大腦沒有像電腦一樣的功能,電腦能做到刪除資料、移動資料這些事情,就連硬碟損壞,都能有高機率將硬碟救援回來,保留原始檔案,但以現今的醫療技術,對於大腦的瞭解還是太少,記憶相關的醫療都是舉步維艱,並無太大資料救援進展到能夠保存、移動、修改記憶,而且這部分的道德跟影響也需要深思。大腦的損傷暫不討論,不過如果是硬碟損壞的話,我們可以先自我檢測,硬碟是否有壞軌,如果有壞軌建議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檔案備份後,趕緊將硬碟送修,如果出現無法讀取的狀態,可硬碟救援以先試著更換線材等等,再決定是否送回原廠或者尋求硬碟救援的業者協助。

搭上金融科技浪潮,透過平台資源整合,集保所不斷思考,要如何提供民眾投資操作最大的便利性,硬碟救援透過最方便快速的查詢平台,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掌握先機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想過,網際網路是從哪時開始的呢?其實網路時代的開始是從1976年由美國大學研發出的路由器設備,奠定了網路連網的發展,而美國國防部也在那時將所有TCP/IP的技術公開,讓全世界免費使用,因此也開展了網際網路的時代,1985年當時美國的網際網路技術已達成熟,台灣則在1987年台灣學術網路(TANet)資訊應用服務中心設置,儘管當時的設備還很陽春,一封信箱的傳送都需要經過許多人工指令,回看現在的網際網路發展,已無法想像是如何演變,過去連文字傳送都如此費工,現今卻能做到攜帶式通訊軟體,文字圖影的秒傳,桌上型電腦的發展,以及軟體的功能也日漸強大,就連遺失資料了都還能夠資料救援。不得不仔細思考,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已經難以想像,未來更是難以預測,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網際網路,不知道還會有甚麼進展及改變等待著我們,未來到底又會變得如何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urinl462o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